信息
人才招聘
拼车信息
租房转让
房屋买卖
求职简历
征婚交友
二手车辆
出售求购
便民电话
商家信息
生活
和顺新闻
和顺视频
和顺
和顺特产
和顺景点
和顺美食
和顺名人
和顺历史
和顺民俗
便民
实用工具
违章查询
网站帮助
招商合作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和顺特产:和顺牵绣

和顺牵绣

 浏览:6363

 

    和顺民间牵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这些来自民间的牵绣艺术品,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

    和顺民间牵绣从样式到整理成形一般需要糊裱、画图、裁剪、手工牵绣等4—5道工序; 在牵绣针法的运用上主要用斜针、平针、散针绣、打子绣、套扣绣、盘金绣等多种针法,布局结构错落有致 ,构图章法严谨,穿插得体,用色丰富,对比和谐,画面极富韵律感,无愧于“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和顺民间牵绣品虎跃龙蟠,龙飞凤舞,色彩鲜艳,美厚端庄,形象逼真,淳朴秀丽,刻画精妙,神情兼备,以前多为日常用品,主要有鞋垫、肚兜、帽子、耳套、枕头、荷包、针线包、粉线袋、钥匙套、坐垫、香包等,图案多以莲生贵子、二龙戏珠、十二生肖、福海无边、祥龙献瑞、丹凤朝阳、五子夺莲、孔雀开屏、喜鹊登梅、松鹤延年、凤凰牡丹等吉祥图案和虎、狗、狮、花草、昆虫等自然景物为主, 随着时代的发展,昔日的日常用品已经成为现在的民间手工艺品

    和顺民间牵绣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逐步走向成熟化、规模化。以范素平为代表的民间牵绣艺人不断努力,精心钻研,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开发了漏边刻绣画新工艺,其作品1999年参加了中国天津艺术协会展,2002年参加了省、市农博会,2004年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并获金奖,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国内外爱好者的广泛收藏。

    和顺民间牵绣在广大爱好者的共同支持下,必将大放光彩,成为太行山上的一朵奇葩。

“牵绣”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和《诗经》。 
   “牵绣”的起源要追溯至公元前513年的晋国晋献公时期。晋献公在他大婚之际,令宫中能工巧匠用落金片制作十种果子造型的金花缀于鞋上,然后让新娘子姜氏穿上“十果鞋”,意在宣扬晋国吞并十国(“国”“果”谐音)的丰功伟绩。姜氏还提倡,晋国女子出嫁时都应像她一样穿上此鞋。此俗渐渐流传于民间。 
  然而民间无金箔等贵重物,聪明的百姓就用彩线绣出“十果鞋”。民间缝制鞋时为了结实、耐磨,一般都是用多层布裱糊后成硬质鞋底,男子的鞋在鞋帮上针脚密密地纳出,而女孩子的鞋上要绣上各种花纹。无论是纳还是绣,每一针每一线都必须用力牵紧,故此百姓又称“牵绣”。 
  到了公元3-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民间牵绣亦称绣,已成世风。据《隋史》记载,凡为军户,役戍时,戎装图绣,以示军威。这种盛于民间的绣法在北方更为广泛。清康熙、雍正、乾隆以后,统治者在民间选绣过程,还十分注重“刺绣”、“绒绣”、“牵绣”的女工妙手,征于织造府,从事为皇家以及官府制服,可以说,各种绣品到了清代都达到了鼎盛。  山西多沙石路,尤其是汗脚人,习惯在鞋内垫一双绣花鞋垫,一是便于清洗,保持鞋内干净干燥,二是美观。乡里的姑娘、媳妇、老妪们喜欢随身携带一个装针、线、顶针圈的葫芦型硬质针包,它不仅仅是做女红时方便,更显示佩带者心灵手巧。
  
  制作技艺
  
  牵绣,作为一种民间实用和观赏艺术,选料、器具和制作均具有地方特色性、大众性和精湛性。首先在用料的选择上非常的讲究,棉布是首选,其次以蚕丝缎、麻丝缎、织锦缎为主,这些布面绸缎易于保存,面上所绣之物不易变形,现代化纤类一般不用。 
  
  不仅是在布料的选择上,就连线的选择也十分严格。必须是金丝线、银丝线、电脑绣线、蚕丝线。为了使所绣之物形态逼真、形象生动,并不限定常见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线,而是扩大到上千种彩色线,牵绣作品所需的各种彩色线可从中选择。 
  
  和顺民间牵绣的主要工具是绣花针(4、5、6号)、钩针、顶针、熨斗、工作台、剪刀、刻刀。从样式到整理成型一般需要糊裱、画图、裁剪、手工牵绣等4至5道工序;在牵绣针法的运用上主要用斜针、平针、散针绣、打子绣、套扣绣、盘金绣等多种针法,布局结构错落有致,构图章法严谨,穿插得体,用色丰富,对比和谐,画面极富韵律感。 
  
  以鞋垫为例,它的制作工艺流程是:第一步,用纯棉粗布糊裱成壁,内壁用玉米面打浆,先将面粉放入锅内,再加入适当的水,开火后需搅拌30分钟左右,然后把布料铺在平整的木板上,把打好的面浆用手在面布上抹匀,再将同样大小的面料铺上去,用擀面杖擀平压实,重复三至四层。把糊好的壁子放在太阳光照射的地方,晾晒两天;面布用小麦粉打浆。第二步,用剪刀或刻刀裁面。第三步,画样,用铅笔先在白纸上把图样画好,再用透明塑料纸印刻在布面上。第四步,配线、调色、牵绣制作。第五步,糊贴里面,熨平。第六步,锁边。
   
  对于壁画牵绣工艺制品,可以不锁外边、不上里布,而是先绣成后再按原绣物沿边剪或刻出来,镶入镜框内。为了永久保存,在打面浆步骤上加入中草药制济,以防止腐蚀。[1]
  
  表现形式
  
  和顺民间牵绣品虎跃龙蟠,龙飞凤舞,色彩鲜艳,美丽端庄,形象逼真,淳朴秀丽,刻画精妙,神情兼备,以前多为日常用品,主要有鞋垫、肚兜、帽子、耳套、枕头、荷包、针线包、粉线袋、钥匙套、坐垫、香包等。图案多以莲生贵子、二龙戏珠、十二生肖、福海无边、祥龙献瑞、丹凤朝阳、五子夺莲、孔雀开屏、喜鹊登梅、松鹤延年、凤凰牡丹等吉祥图案和虎、狗、狮、花草、昆虫等自然景物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昔日的日常用品已经成为民间手工艺品。[2]
  
  保护发展
  
  和顺民间牵绣在和顺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逐步走向成熟化、规模化。以范素平为代表的民间牵绣艺人不断努力,精心钻研,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开发了漏边刻绣画新工艺,其作品1999年参加了中国天津艺术协会展,2002年参加了山西省、市农博会,2004年在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获金奖。[2]
  
  传承人物
  
  牵绣是山西省特有的一种刺绣类别。范素萍,和顺县团北村人。她手中的这门技艺是家传的,而她,已经是家中的第五代传人。范素萍凭着对传统牵绣手工艺品的热爱,不仅精心设计制作牵绣作品,而且还对这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了潜心研究,在保护挖掘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她的牵绣作品多次参展获奖。2010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上,范素萍创作的“母子情”狮虎针葫芦被选为展览入口处第一标志。“和谐中国”作为上海世博会参展作品,受到了广泛赞誉。

 

 

 

热门推荐

关于和顺588信息网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7 - 2014 和顺88信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3016号-2 北京中联鸿搏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