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人才招聘
拼车信息
租房转让
房屋买卖
求职简历
征婚交友
二手车辆
出售求购
便民电话
商家信息
生活
和顺新闻
和顺视频
和顺
和顺特产
和顺景点
和顺美食
和顺名人
和顺历史
和顺民俗
便民
实用工具
违章查询
网站帮助
招商合作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和顺民俗:和顺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01-08 21:06:59 浏览:8375
一、牛郎织女镇楼


牛郎织女传说在全县境内有各种不同版本,以最为特色和最为深入民间生活的尤数南天池一带。 南天池牛郎织女传说,不仅世代口口流传着牛郎织女故事,而且在南天池5公里范围内有着与故事相关的地名和天然景物。至今仍流传着七夕祭祀牛郎织女的风俗和与乞巧有关的风俗。 经省市部门考察和论证,我县南天池一带的牛郎织女传说风格独特,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王虎谷传说



分布区域:虎谷传说主要流传于和顺县青城镇一带,王虎谷名云凤,字应韶,因出生于虎谷(和顺县青城镇前虎峪村)故自号虎谷,人称虎谷先生。  历史渊源:和顺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源流,文化遗迹纷繁叠茂,不可指数。有八景绮华装点大地,十古胜迹映照河山。春秋为梁余子采邑,战国围赵襄子鹿苑。存名将赵奢救韩之坚垒,传汉韩信伐赵之旧寨,后汉天王石勒称雄北中国发迹于北乡石勒(古村名),燕将乐毅即墨城下逃窜与此避祸于西乡乐毅(古村名),史家庄为古代冶铁之故地,前虎峪是明名都御史王虎谷之家园。这一方土地,古往今来,不知写了多少壮丽的英雄篇章,日月昭递,不知荡没了多少断戈遗骨,历史必然会在民间文学的后土里拓展它的一枝一叶,乃至根须蒂瓣。
  王虎谷名云凤,字应韶,和顺县青城镇前虎峪人,年十九乡举,二十登明成化甲辰进士。初授礼部主事,后任陕州知州,关中提学,山东按察使,国子监祭酒,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后应不满朝政而退。有“功名富贵今须除,卖马归家罗一牛”之句。
  虎谷先生有其父(王佐:户部尚书)耿介独立之风。居京时无故足不蹑公卿之门,不赴无名饮宴。山西提学闵煦赞其:“英敏豪迈,廉静刚方”。先生尝犯颜直谏,忤触权奸,被下锦衣卫狱,尤狱壁题诗,其节愈坚,后终出狱制服奸佞。后人曾著有戏文《虎谷搜宫》颂扬其事。
  基本内容:虎谷先生为官几十年,朝野往复,几涉军政经学,数折阔辈威权,声名重于当时。与太原王琼、乐平乔宇(今昔阳人)被时人呼为“河东三凤”(三人皆名凤)。朝中谓其:“严毅方正,可济时艰。才德优厚而刚节不回,谋篇宏远而见义罔疑。长于文学矣,又善政事,精于刑名矣,又娴方略。”其著作甚多,大多散轶,有《虎谷集》流传于世。
  现在流传的虎谷先生的故事有《计免皇粮》、《虎谷搜宫》、《黄连为什么苦》、《神像提腿》、《皇帝欠屁股》、《铜盆扣月》、《骑虎回家》、《虎柳的故事》《截袖断扇》、《只学头一句》、《江南对诗》、《王虎谷哭穷》、《王虎谷封事》、《一人先忠后佞》等。  虎谷坟是明朝正德皇帝为表彰王家祖孙三代为国效力有功而敕修的。其规模与格式仿皇家陵园而建。据老人们讲,抗战以前,这座陵园占地好几十亩,四周围墙高耸,园内古树参天,从石门处进入,有数百米甬道,两旁有石人、石羊、石马、石狮、石龟等成对侍立。再往里走是墓地和碑林,记载了前人的功绩和皇帝的悼词等,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基本特征:
  1、 具有一定的文学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2、 保持了劳动人民口头文学及方言的语言特色。
  3、 尽量保留古白话风格,突出其简洁的风格。
  主要价值: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乡土文学。
  民间文学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及各项社会实践的经验结晶,它反映劳动人民的心声、记述着历史的踪迹。千百年来,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民间文学又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是文学长河的源头,对各个时代文学的发展起着特殊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健康的优美的民间文学,直接起着教育人民、娱乐人民的积极作用,它讴歌真善美、鞭笞假丑恶。它所赞美和歌颂的团结友爱、舍己为人、勤劳节俭、谦虚好学、家庭和睦、爱情忠贞、不畏强暴、爱国为民的优良品质和民族精神,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仍然十分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发展。对此,我们不能不惊叹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们的匠心独具,不能不惊叹民间文学对于劳动人民意志的如此顽强的表现力,不能不惊叹民间文学如簇源远流长的强大生命力。


三、合山圣母庙:




分布区域:和顺县城东南约16千米的地方,有个卧虎岗山,山脚下的合山村旁有一座懿济圣母庙,当地人俗称合山庙。合山庙虽建在深山,却久负盛名。合山圣母庙传说就主要分布于和顺县平松乡合山村。
  历史渊源:懿济圣母庙始建与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兵劫火焚,于元代重修,嗣后历代均有修葺。现圣母殿仍保留柔和绚丽的宋代风格和元代自然粗旷斜梁弯才的建造特点。圣母庙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共有殿堂、楼台、禅房等七十余间,占地约2600平方米。分上下两院。平面布局严谨,殿宇古朴端庄。古朴典雅是我县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建筑群组。是祖先留给我们不可多的的古代建筑艺术。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的价值。该圣母是五帝之一的颛顼(zhūan xǖ)的母亲,昌意的妻子,黄帝的儿媳妇,听起来有点绕。对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众说纷纭,从司马迁的《史记》说,三皇分别是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说黄帝一支。黄帝有子25个,其中建立起自己姓氏的有14人,娶嫘(léi)祖为正妃。传说嫘祖长相丑陋,为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十分贤慧能干,发明了养蚕。嫘祖生有两子,一是玄嚣(青阳),二是昌意。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儿昌仆为妻,生高阳(颛顼)。颛顼很有作为,活到90岁,身后留下不少子孙。战国时的屈原就自称是颛顼的后裔。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幸(帝喾kù)即帝位,高幸传位于挚,以后挚让位于其弟放勋(帝尧)。尧后又禅让于有虞氏(帝舜)………。据碑记,古代部落联盟首领姑氏之女,懿济夫人有柔懿之德,殁后为神,其弟侯咸能兴云致雨,润泽生民。二神有功与民,宋朝号封为懿济圣母、显泽侯神,宋太祖建隆年间建庙,享以祭祀。以求辅天佑民,国泰民安。
  基本内容:
  合山是诸神佑民之所,懿济圣母庙有:生育之神懿济圣母,护法之神白龙,阴府之神张太尉,镇山之神王灵官。显泽侯神祠有:万能之神大王爷,生财之神财神爷,管地之神大地爷,驱蝗之神虫王爷,地狱之神阎王爷。
  在合山庙前有几座功德碑,是元代至元代五年雕刻,碑都有老龟驮着,据说老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寿龄了,时间长了就成精了,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时,爬出来偷吃老百姓的庄稼,年年如此,糟蹋得实在不行了,激怒了老百姓,就用斧头砍断了他的脖子,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能偷吃老百姓的庄稼了。其他的也都不完整,使后人有意破坏的,说这样就成不了精了,也许是因为他们身体残缺元气受损,驮不动碑了,被碑压得陷地半身。
  关于圣母娘娘的传说:圣母是东岳泰山神之玉女,独自修炼于莲花峰顶,得道成仙。宋代封为天仙玉女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她深知女人的痛苦,也很同情女人,女人有什么事情都去找他解决。尤其是想生孩子的,求圣母恩赐。圣母娘娘身边的黑狗是天狗,天狗会从家户的烟囱爬下来,进屋吓唬小孩,传染天花,圣母为保护婴儿安全,不受天狗侵犯传染疾病,就把它收留在身边,看着他,他就不敢出来捣乱了。因此民间有张仙松子的传说,人们在家里烟囱旁边贴着张仙身穿黄马褂,绿大袍,手持弓弹向空中弹天狗的姿势的神像,每逢新年就在神像前贴一幅对联,上写“打出天狗去保护膝下儿”,横批是“子孙绳绳”。以来预防疾病的作用。圣母庙的白龙爷,主要职责是庙宇护法,维护圣母的神圣尊严,保障一切职能的有效实施。称之为“护法神”。至于兴云布雨之事,由圣母弟弟“万能神”大王司使。圣母庙有一太尉殿,神台上供奉的是阴曹地府的一位神,姓张,叫“张舍人”,他死后属东岳神,到阴间地府当差,号称“太尉”。在阴政七十二司中任职,专管惩罚阴间违法乱纪的小鬼。他脚下踩着这个小鬼,撕牙裂嘴般的痛苦。据说原来东边这棵千松就是被他拔掉的,小鬼损坏千松的行为,被圣母捉住交给了阴间太尉惩处他。神宗元丰年间,光献皇太后在太尉殿祈祷灵验,又封其为“嘉应侯”。究竟他在哪一司当差?现在已很难考查清楚。圣母庙中的王灵官是民间信奉的重要神灵之一。他的职务是门神。重任是镇山护法,把守在圣母庙山门东西两侧。传说,王灵官叫王善,也叫王恶,逃到他乡。又遇一个妖怪,强占古庙作乱。于是他一怒之下放火点着古庙,就烧死妖怪,正好菩萨真人来到,作法兴风帮他灭掉了妖怪,保护了庙宇神灵的安全。地方土地神将此事上报天庭,玉帝封他为“豁洛王元帅”,成为天上神。下到凡间之超凡世界,为,庙宇镇山护法。确实,王灵官长相威严,五官狰狞,红脸堂额上多长一只眼睛,三目圆睁怒视,锯齿獠牙,胡须满面,项盔贯甲,手执钢鞭,脚踏风火轮,气势凶猛,杀气腾腾,足以胜任镇守庙宇山门护法之神之要职,让人敬畏。关于圣母仙掌的传说:据说建庙初,一天一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公子,来庙院戏闹。他蛮不讲理,不拘小节,随手把刚刚栽上的这颗千松给拔掉了。圣母看见了,手持龙杖,前来捉拿公子,公子见势不妙,拔腿就跑。他在前面慌张狼狈逃跑,圣母在后面紧追。不料圣母娘娘一失足跌倒了。因摔得劲大,左手托地,一下就在地下的这块砖面上拓下了这个深深的手印。几百年来,任其风吹雨淋,日晒霜侵,足踏磨擦,印迹依然明显,仙掌之灵气依然丝毫未损。
  关于显泽侯神祠的传说:显泽侯神祠,俗称“大王庙”。始建无考,但大王殿仍呈元代自然粗矿的建筑遗风。明代重修,历代均有修葺。大王殿坐男朝北,依山而建,呈四合小院。与圣母殿相毗邻。大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山门两旁里墙上分别为画有阴府判官小鬼壁画、面目狰狞,形态可畏。判官手持红笔点名手册,小鬼持狗牙牌与铁链锁。据说是擒拿在阳间办了坏事的恶人,送到阴间阎王殿受刑。它告诫人们千万要办好事,不做坏事,阎王爷是秉公办事,不徇私枉法。显泽侯神祠中驱蝗之神虫王爷:民间供奉最普遍的驱蝗神是刘猛将军。虫王爷左手端着一只益鸟,右手端着一个灯笼,意为灯笼招徕飞虫,益鸟吃尽大自然一切害虫,给老百姓一个五谷丰登。。自古以来,水、旱、蝗是人类的三大灾害。当庄稼成熟之际,有时蝗虫遮天盖地而来,一夜之间谷黍全无。百姓一年来的辛苦,瞬间化为乌有,真是叫苦连天,眼泪流尽。旧时面对蝗灾老百姓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只好求助虫王爷神灵保佑。土地殿神台上供奉的是土地爷、土地婆。土地爷是中国三百位神中最小的一级官。他在此分管着太行山的一方土地。别看他官小,他恩赐百姓的实惠最多,为民办事不辞辛苦,全心全意,是尽职尽责,坚守岗位,随叫随到,有求必应的勤奋公仆。财神是中国民间一位极其重要的的神仙。,因为发财致富是民众的心愿,因此,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人都供奉财神。民间传说的财神很多,最出名的是文、武两财神。传说,文财神是以剖腹剜心来劝戒商纣王的丞相比干。武财神是赵公明,被姜子牙以法杀死后又封为武财神。还有关公,一个最受人们崇拜敬仰的,古今奉祀不衰的人物,世尊为“武财神”。 阎罗王俗称阎王爷,原为阴间主宰,后被任命为地域神,也是民间人们最信仰最敬仰的一位冥间主宰神。,他专治有罪之人。阎王爷铁面无私,赏罚分明。传说阳间的刚直不阿之士,廉洁奉公的青天大老爷,奉命去地狱轮流担任阎王爷。如果,人在阳间作了坏事,恶事,死后阎王爷把恶鬼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尽各种皮肉之苦。然后罚其转生成牲口,为阳间人们效劳,以还其在人间欠下的孽债。
  圣母殿前,又有泉眼两处,为“母子泉”。这两处泉水终年不断,清澈甘冽,与“合山奇泉”相互掩映,亦为合山胜境之一。
合山庙奇泉之娘子泉:娘子泉,乃奇泉之组成部分。娘子泉流速缓慢且长流不断,呈现女人温柔性情。从古至今,一年四季长流不竭。供平松、瓦房数十村人畜饮用。圣母娘娘乐善好施,济困扶危。有一天她云游此地,正值盛夏季节,圣母口干舌燥。心想喝口水接解渴。此时他身边的黑色天狗,心通主意,就用嘴在生长茂盛的草地上滚吸,即可清水哗啦一声流出。圣母欣喜畅欢,顿觉眼明身爽,神采飘逸,从此泉水长流不息,人们称他为娘子泉。
  合山庙奇泉之郎君泉:据民国三年《和顺县志》记载:合山,山名。下有二泉,一名娘子泉,清流湍激,远近十数村汲饮。一名郎君泉,不时而出,出时声吼泉涌,有‘合山奇泉’之咏。”郎君泉却只是季节性地间断流淌,它的水位高于娘子泉七、八米,两者水位落差这样大,当娘子泉的石井水位上升,井水出井口时,郎君泉仍涌猛流出,这时娘子泉井口水满而不流,只是往外溢出一点点。当井水下落约十多公分之差,郎君泉便倒流回去。按泉水流速来说,郎君泉流速急猛,且季节性间歇流淌,显示了男子汉的阳刚气质,因此就称之为“郎君泉”。郎君泉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断流,人们只闻其名,未见其实。若干年来,随着庙宇的日趋衰败,泉口也杂草丛生,乱石一滩,叫人望而兴叹,无限惋惜。八六年抢修圣母庙时,久枯的郎君泉突然间流淌出来,人们窃窃私语“一修庙泉就流,不修就不流了。”人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游客纷至沓来。九二年至九六年在全面抢修的五年期间,奇泉年年届时应急流淌,浏览观光的人络绎不绝。二00二年在启动泉水开发工程时,奇泉又出来了。至今,还有许多费解之谜令人难以解开。

聚宝松山的传说:在很久的时候,管庙的人(善友)发现这里有一个聚宝盆,消息让皇上知道了,就想拿走。善友不给就把聚宝盆埋在庙后面的山上,因怕自己一找不到,就在埋聚宝盆的地方栽了一棵小松树。聚宝盆是个宝东西,放进什么东西就成什么,结果把松树栽了进去,结果窝的厉害了就弯曲了,后来满山都长了这弯曲的松树,聚宝盆也找不到了。这座山就叫成了聚宝松山。
  合山的戏台是坐北朝南建,戏台乃慰神之场,神庙大部分是坐北朝南建,
当然戏台应该坐南朝北而盖,而合山庙是坐南朝北依山而建,所以,庙院的戏台理所当然应是坐北朝南了。合山村的大戏台也是按照这个地方性民间习俗而坐北朝南,才能与圣母庙相对应,每年逢四月初四和七月十五赶古庙会,都唱大戏三日至五日。而在开戏之前戏班子都先到庙上戏台唱一段,借以慰神,以求平安。
  现存有古朴典雅的懿济圣母庙古建筑群,背山面水,环境幽美。庙始创于宋,重修于元,历代均有修葺,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共有殿堂108间,座南朝北,依山而筑,平面布局规制严谨,风度古朴端庄,殿台迭层升高。山门上有戏楼,下为通道。两侧为钟鼓楼,灵官庙。灵官庙院又分上下两院,圣母大殿位于上院,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插飞斗拱,翼角起翘,仍呈柔和绚丽的宋代风格,又有元代的建筑特点。两侧为“痘疹殿”、“眼光殿”、“太尉殿”、“白龙殿”。 下院有东西廊庑、禅房等。庙内有石碑十余通。在圣母庙左侧,有“显泽侯神祠”,俗称大王庙,有正殿3间,配殿4间,惜已残破,正在修复中。圣母殿前,又有泉眼两处,为“母子泉”。这两处泉水终年不断,清澈甘冽,与“合山奇泉”相互掩映,亦为合山胜境之一。

  主要价值: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乡土文学。它反映劳动人民的心声、记述着历史的踪迹。不少民间文学(主要是民间故事和传说)被抹上了一层神话的、以至迷信的色彩,但恒古至今,一脉相承,流传不绝。合山懿济圣母庙的传说具有一定的文学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四、和顺牧牛

分布区域:牧牛又名小放牛,始于清朝,是青城、井洼、新庄、朝坡等村一带的传统民间歌舞的抒情剧种。
  历史渊源:和顺位居太行之巅,自古民风淳朴,好歌善舞,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1、 牧牛的起源:牧牛又名小放牛,始于清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歌舞抒情剧种,和顺牧牛描写的内容是村姑向牧童问路 ,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难的对答情景,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揭露旧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等。由4个乐句组成,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曾流传全国汉族地区,且常被融于戏曲音乐之中。
  2、 牧牛的发展:在上世纪,牧牛表演在当地红极一时,其中老艺人杨木宝最擅长表演牧童。时至今日,杨木宝老人已70高龄,仍然能将牧童表演的活灵活现,他把这一民间传统文艺形式传给了下一代青年人,使得它能更好的继承并发展下去。  基本内容:
  1.戏曲艺术:牧牛是和顺的一种传统剧目,主要描写了一个牧童正在放牛,邻村的小姑娘路过二人相见,对唱歌舞,互表爱慕之意的情景。其音乐富于抒情的民歌色彩和浓郁的田园风格,表现天真活泼的村姑与牧童相互诘问、对答的明快情绪。
  2.音乐艺术:由4个乐句组成,音乐富于抒情的民歌色彩和浓郁的田园风格,表现天真活泼的村姑与牧童相互诘问、对答的明快情绪,其舞蹈繁重,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曾流传全国汉族地区,且常被融于戏曲音乐之中。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通过对气息控制,使笛音悠扬,生动。第二段强调力度的对比和延长音的轻奏,以景衬情。第三段速度较快,用断奏和连音的交替吹奏对句,使气氛更加活泼欢跃。
  3.唱词与对白:牧牛属小调体裁的民歌,一般来说这类体裁,音乐性格纯真,节奏较为简单,音域不宽,旋律流畅;其唱词多为数数、逗趣或咏颂历史人物,牧牛属后一类。它采用对歌的方式,前四句问了四个历史常识问题,后四句一一作答。颇有地方特征和亲切感。曲调是典型的上、下、上、下的结构关系,一、三乐句第二小节的后半拍起唱,一下子活跃了乐意;而第三乐句第一小节的下五度移位,使情绪略微一转,增加了旋律的动力。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音调顺畅平实,朗朗上口,成为一首南北各地家喻户晓的优秀曲目。  相关器具及制品:
  服饰道具: 男牧童是小丑打扮,手拿木棍;女娇娘是穿裙,手拿尘拂 。
  伴奏乐器: 笙、二胡、管、竹笛和四弦 。
  打击乐器:板鼓、小鼓、小镲、碰铃。   传承
  牧牛歌词由祖辈口耳相传至今,表现男女青年相爱的感情。
  传承现状:徐玉来
   ↓
   杨木宝
   ↙ ↘
   张喜魁 张喜增
   ↓
   路长青   基本特征
  牧牛在艺术上的特点有:
  1、音乐富于抒情的民歌色彩和浓郁的田园风格,表现天真活泼的村姑与牧童相互诘问、对答的明快情绪,其舞蹈繁重,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2、故事情节完整,保持了地方色彩和生活情趣。具有现实性、生动性和通俗性。  主要价值
1、 历史价值
牧牛又名小放牛,始于清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歌舞抒情剧种,和
顺牧牛描写的内容是村姑向牧童问路,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难的对答情景。
2、 艺术价值
由4个乐句组成,音乐富于抒情的民歌色彩和浓郁的田园风格,表现天真活泼的村姑与牧童相互诘问、对答的明快情绪,其舞蹈繁重,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曾流传全国汉族地区,且常被融于戏曲音乐之中。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通过对气息控制,使
笛音悠扬,生动。第二段强调力度的对比和延长音的轻奏,以景衬情。第三段速度较快,用断奏和连音的交替吹奏对句,使气氛更加活泼欢跃。


五、寒湖月饼:



分布 区域:主要分布在和顺县县城周围,寒湖村一带,近年来随着寒湖月饼产品声誉影响的日益扩大,寒湖月饼不仅仅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也成为人们馈赠亲朋的地方特色名吃。  历史渊源:相传北宋时,大批辽人南下,进犯中原。他们烧杀、抢掠,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百姓早已深恶痛绝,人人都想得而诛之,但又不敢声张,唯恐遭来杀身之祸。于是有人建议,制作面食,内部包有“八月十五杀挞子”的字样(当时人们称辽人为挞子),分发给各家各户,便于统一起义,直至演变为现在的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月饼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寒湖月饼是和顺当地传统的并最负盛名的中秋节食品。寒湖月饼是以当地村名命名的。
  和顺的寒湖月饼原是寒湖村的郭氏开始做的,郭氏月饼传至今日,已有六代。传至第三代(即郭彦栋的老爷爷),在抗战之前村里很少有白面,于是几十户人家将面(荞面)、馅料集中起来,交由郭彦栋的老爷爷统一制作,于是在中秋节村里人就能吃上香甜可口的月饼。郭彦栋的爷爷郭凤梧,当时边开饭店边做月饼,用毛驴从邢台一带驮回来小麦,用石磨打磨成白面,用土炉烤制成月饼。山庄人(从河南、河北邢台、武安来和顺逃荒的人),头一年中秋先拿月饼,后一年秋收之后付给相应粮食,是“以物易物”,当时的人信誉很好。79年开始,郭凤梧、郭玉旺(郭彦栋的父亲),郭彦栋对月饼进行了改革。开始还是在寒湖村,给村里人做月饼,大伙儿5斤白面、5斤糖、5斤油凑在一块同意做。后来,做了好几年,出了名了,村里人走亲戚也送老郭家的月饼,于是外村人、城里人就经常说:“咱回寒湖买些月饼哇!”在无意中的口耳相传当中,老郭家的月饼就被叫成了“寒湖月饼”。 寒湖郭氏月饼主要是供中秋八月十五食用,现在平常也可以吃到香酥味美的月饼。  基本内容:寒湖月饼原料多为本地本区所特产。
  面粉:将小麦用石磨打磨成面粉,小麦首先要用水洗,目的为去土气,然后上磨磨,寒湖月饼所用面粉要用磨石筛过的二道磨的面,比较精细,容易与其它原料混合。
  油:寒湖月饼所用的油是和顺特制的驴油,先将驴油放入锅中刨炼,然后添入醋、花椒、大料做成特制的驴油,用驴油做成的月饼香而绵,入口而化、不扎嘴,又香又酥,由于驴油很缺乏,就用油质好的小榨麻油来代替,但是小麻产量很低,出油率低,加之当时花生油、菜籽油还没有普遍使用,现在用的是普通油,但必须是纯油。
  糖稀:以前叫米稀,以玉米面为主料,另外加“大麦芽”混合发酵而制成。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把一斤的玉米磨成玉米面,并加入六斤水,熬起来至糊状,大麦先加水使其发芽,然后将大麦打磨,把打磨好的大麦掺入玉米糊中一起放入缸中,利用地火进行加温,经过五六天之后,黄白色稀流质的米稀开始流出。然后将流出的米稀澄出浆,将浆揉的渣和汤分开,并淋入熬锅之中,用炉火进行熬制,在熬的过程中,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就将锅中的米稀用勺子舀出来,凉在一边。,米稀熬好之后,放凉备用。
  馅料:  熟面:将小麦用石磨打磨成面粉,然后把面粉蒸熟后做成熟面,在熟面中加入驴油、瓜子、核桃、花生、南瓜子、葡萄干、芝麻、糖、青红丝、玫瑰进行搅拌。  芝麻:选用本地产带皮白芝麻,也可以用黑芝麻。先向缸内注水,将带皮芝麻倒入,用木棒开始搅,由于芝麻仁的质量大小不一致,那些没有长饱满的籽实漂在水面上,而籽实饱满的沉在缸底,将水面上的瘪籽实捞出,剩下的芝麻取出晾干备用,然后将带皮芝麻炒一下,再把熟芝麻放入石制的臼内,用石杵捣,将芝麻杵成芝麻末,将芝麻末过细箩,筛去杂质备用。  花生:需要油炸,油炸之后,碾碎。包入馅料中,与芝麻、核桃、混合后味道酥软,有香气。如果不炸,花生的气味会串味。  青红丝:将鲜桔子皮、萝卜条等原料清洗干净,切成细丝状,然后将桔皮丝、萝卜条等原料放入浓度为0.5%的明矾水中浸渍10小时,涝出用清水漂洗,直到苦味除尽为止,沥干水分,取一半桔皮丝、萝卜条等原料,放入干净缸内,放入食绿素搅匀,为青丝半成品,用同样方法将另一半桔皮丝调入食红素搅匀即可成为红丝的半成品。将青、红丝分别用一半白砂糖混合拌匀,腌渍3天后再加入另一半白砂糖,混合拌匀,腌渍2天。将腌渍好的青红丝分别捞出,沥干糖液,稍加晾晒后,再分别拌入磨细的白糖粉,使其丝丝松散。将拌粉后的青红丝放在日光下,晒至干燥,即为成品。

玫瑰:从山里采集野生玫瑰花,将玫瑰捣烂,然后将捣烂的玫瑰放入瓶中用红糖腌制,用泥封瓶口腌制一年。
  皮面:把水、糖稀、驴油放入面粉中和成水面,用驴油和面和成油面,最后水面包油面做成皮面。
  揉面:把面揉成光亮,不粘案板为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连搓带揉。
  馅料的制作工艺:
  馅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面馅,一部分是辅料馅,馅料制作工艺因此也分为两部分进行,面馅料制作是将蒸熟的熟面、糖、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在混面料同时或者稍早,将炒好的芝麻擀成末、油炸之后的花生碾碎,切好的核桃仁,混合加糖腌制好的糖玫瑰拌好成辅料。
  面馅混好后,将辅料与面馅料混合拌匀擦成馅,混合拌匀的馅料在烤制的成品切开后可以明显看到芝麻、花生、核桃等粒状物料,层次感鲜明。擦出的馅为粉粒状散馅,而烤制后变成可硬馅。
  包制月饼时,有专门托馅的工具,每次托馅一两,熟练的话可以直接抓馅,剂量如同一一称过的,将和好的面切剂,水面24个剂,油面24个剂,要求剂子大小、长短、分量几乎一致,保证所制成的寒湖月饼大小均匀,然后用水面包油面,用擀杖受擀三遍,将面一刀切两个面团,将面团擀成方形皮面,包制时将剂子手捏成饼皮,要求中间厚,四周薄,在手心握成窝状,往皮面内包馅,一般是一两,边转皮馅边压馅料边收口,收口后揪住面头,用手一团一压,就成形了。将做好的面饼放入饼模中,用掌力将饼压实,刻印。用吊炉烤制,最早的寒湖月饼,是在高火上用鏊烤制,把泥摸在脸盆上,在火上烤热扣在炉上,两个泥缸轮流着扣。泥钢耐冷,用柴火烧火,烤出的月饼是最原味的,现在多用烤箱。先烤正面再烤反面,烤制金黄色即可。整个过程大约15分钟,温度260℃--300℃为宜。这样烤制的月饼外观看起来是硬的,里面却酥软的很。因为水粉已经蒸干,在常温下月饼的保质期很长,一年也不会变质。  米稀制作工艺流程图:
  一斤的玉米磨成玉米面,并加入六斤水 大麦发芽
     ↓      ↓
      熬起来至湖状 将大麦打磨
      ↘ ↙
     将大麦掺入玉米糊
      ↓
      澄出浆
      ↓
   将浆揉的渣和汤分开
      ↓
      添火熬汤
      ↓
      米稀
  
  皮面的制作工艺流程:
  用石磨将小麦磨成面粉
  ↓    ↓
  用水、糖稀、 用驴油和
  驴油、面和 面和成油面
  成水面
     ↘ ↙
    水面包油面
      ↓
     皮面
  驴油的制作流程:  将驴油放入锅中刨炼
            ↓
   添入醋、花椒、大料
   ↓
     做成驴油   玫瑰的制作流程:  馅料的制作流程:                 将小麦用石磨打磨成面粉
  从山里采集野生玫瑰花 ↓
   ↓ 将面粉蒸熟后作成熟面
   将玫瑰捣烂 ↓
   ↓ 在熟面中加入驴油、瓜子、


将捣烂的玫瑰放入瓶中用红塘腌制 核桃、花生、南瓜子、葡萄干、
↓ 芝麻、糖、青红丝、玫瑰进行
用泥封瓶口腌制一年 搅拌
↓ ↓
玫瑰 馅料
  
  郭氏寒湖月饼的制作流程:
  
           和水面 和油面
   ↓ ↓
      切剂,将水面分成24个 切剂,将油面分成24个
   ↘ ↙
   水面包油面,手擀三遍
   ↓
   将面一刀切两个面团
   ↓
   将面团擀成方形皮面
   ↓
   往皮面内包馅,一般是一两
   ↓
   包制
   ↓
   压平
   ↓
   压印
   ↓
   用吊炉烤制(现在多用烤箱烤制)→先烤正面再烤反面,烤制金黄色
   即可。
相关器具及制品
  材料:瓜子、核桃、花生、南瓜子、葡萄干、芝麻、糖(白糖、红塘)、玫瑰、青红丝、小麦粉、驴油、水、玉米面、醋、花椒、大料。
  工具:托馅工具、擀面杖、面盆、刀
     泥缸、脸盆(最早的寒湖月饼,是在高火上用鏊烤制,把泥摸在脸盆上,在火上烤热扣在炉上,两个泥缸轮流着扣。泥钢耐冷,用柴火烧火,烤出的月饼是最原味的。
     吊炉、炭(后来的寒湖月饼,用炭火烧火,吊炉烤制)
  基本特征
  寒湖月饼的特点:
  1、寒湖月饼是纯手工制作,用吊炉烤制而成。
  2、寒湖月饼外形古朴,口味醇厚,甜而不腻,香而绵,入口而化、不扎嘴、是馈赠亲朋的地方特色名吃。
  3、寒湖月饼与传统节日“中秋节”密不可分,在和顺的马坊乡一带,月饼被称为茶食,只限于八月十五和春节时才能食用,严格来说,是一种缅怀古人的贡品。中秋月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民族团结、亲人团圆、社会祥和的象征,使饱含浓浓乡情和地方特色的寒湖月饼,成为当地人民欢度中秋不可或缺的食品,是馈赠亲友的特色地方名吃。
  4、寒湖月饼是以面为馅的特殊工艺,具有北方饮食文化的特色。
 
  主要价值
  1、 历史价值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在我国历史悠久,月饼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寒湖月饼是和顺当地传统的并最负盛名的中秋节食品。
  2、 文化价值
  寒湖月饼的传统技艺及寒湖月饼是能把平时生活和节日生活的文化情感结合起来的一种节日食品,它与民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荣为一体,具有强烈的食品亲和力和感官(视觉和味觉)感染力。
  3、 工艺价值
  寒湖月饼的技艺不仅是传统的,而且充满了现代感,因为它有一种永恒的制饼人智慧,她应当成为现代市场中靠传统支撑和推动起来的重大产业,在现代工业文明大潮冲击下,它为抢救与保护食品文化遗产提供了有价值的实例。
六、音锣鼓
  《音锣鼓》流传在和顺县一带,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民间舞蹈。关于它的由来,据青城镇老艺人曹怀德的祖弟曹绪德(生于1913年)说,据传,《音锣鼓》是由庄王擂鼓聚将操演阵图演变而来。青城镇老艺人韩棒金(生于1918年)则说: 宋代某王被困庆侯桥,朝中大将率精兵潜入敌方,人人着彩装,贴身藏暗器,以演奏《音锣鼓》作掩护,救得宋王混出敌营。后来《音锣鼓》即在民间广为流传。众说不一。 但从目前保存《音锣鼓》较完整的青城镇来看,它附近所存军事方面的古遗址很多,如长城、赵奢垒、寨圪拉等, 当是古代的一处军事重镇。这样的地理历史环境,可能与《音锣鼓》的形成有一定的联系。 据青城镇的老人赵三和(生于1906年)回忆,小时听他爷爷说过, 《音锣鼓》在和顺一带流传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表演内容形式及角色人物: 以锣鼓等乐器为道具,由二十一名男演员持七种乐器进行表演,舞者既是演员又是演奏员。 挎高音扁鼓者(称“挑头鼓”)一人, 持音锣者二人,持小镲者二人,持大铙者二人,持大钹者二人, 挎低音扁鼓(称“平鼓”)八人, 持堂锣者(即平锣)四人。
  挑头鼓是舞蹈的指挥者,表演开始由他站在台中,发出“起奏指令”,众人才开始进行表演,表演中由他发出“转奏指令”、“下接指令”才能变换场图走阵及变换动作。众舞者始终围着他进行表演。
  《音锣鼓》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因演员手中的道具分为高、低音两部(音锣、小镲为高音部,平鼓、铙、钹为低音部,堂锣高低音都要参加),这样就出现了锣鼓长短句、高低句呼应的效果,即持高音乐器的演员“走而不击”时,持低音乐器的演员则“击而不走”,两部份互相交错、呼应,形成了音色上的鲜明对比、场图上的变化多端。
  《音锣鼓》的步法主要是“迓步走阵”,走时双膝屈伸稍起伏,边击边走,潇洒大方。“跨跳步”节奏性强,活泼灵巧。上肢击乐时动作抒展, 充分体现出当地人民奔放热情的性格和尚武精神。
  《音锣鼓》的场子图案丰富多样,构图严谨多变,线条清新流畅,如“四连环套”、“横四排套∞”、“九星三盏灯”、“保帅走四门”、“三十二点将”、“袅场阵”、“磕头阵”等。这些走阵、摆阵都讲究成方成圆,有规有矩,场图的变化要求一气呵成。每一个场图有中心、有外围;有指挥、有执行。这些阵图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整个《音锣鼓》的艺术形式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服饰与道具: 以锣鼓等乐器为道具,由二十一名男演员持七种乐器进行表演,舞者既是演员又是演奏员。 挎高音扁鼓者(称“挑头鼓”)一人, 持音锣者二人,持小镲者二人,持大铙者二人,持大钹者二人, 挎低音扁鼓(称“平鼓”)八人, 持堂锣者(即平锣)四人。
  伴奏乐器曲目: 以锣鼓等乐器为道具,由二十一名男演员持七种乐器进行表演,舞者既是演员又是演奏员。 挎高音扁鼓者(称“挑头鼓”)一人, 持音锣者二人,持小镲者二人,持大铙者二人,持大钹者二人, 挎低音扁鼓(称“平鼓”)八人, 持堂锣者(即平锣)四人。
  传承状况: 无
  活动时间场合: 在旧社会《音锣鼓》也是祭神祈福时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如城东关农历四月十八日泰山圣母会、七月十五日青城白龙庙会等,均必需有此形式参加。有时因祈雨,合山村的大王神驾被请至青城,迎驾的乐队必须是《音锣鼓》。 建国后,它和其它艺术遗产一样,焕发着艺术的魅力。在以物资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七月十五日青城鼓会上,《音锣鼓》仍然占着重要的位置。
七、五谷画:



流传区域:最早从和顺境内开始流传到山西,然后流传到陕西一带。  历史沿革:  五谷画是利用纯天然且带有芳香气息的植物果实,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
  这类贴画,古已有之。据传明清时期,源于陕西关中。它是劳动人民为祈盼五谷丰收,天下太平,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而制作的一种民间工艺品。也曾作为地方官上京为民请命奉上的特殊珍品,非常珍贵。五谷艺术深深扎根于我国民间,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创新,目前的五谷艺术已经成为我国甚至全世界艺术界的一枝奇葩。
  五谷画不仅美观时尚,画面清晰逼真,浓淡相生,立体感强,构图奇特,生动传神,而且它采用纯天然的植物种子作原料,所以五谷画具有清新自然,健康环保的特点,也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亲切感。  工艺流程:
  1、 选粒:根据需要制作的五谷画精选植物种子;
  2、 用料的初步整理:将选好的种子洗净、干燥后待用;
  3、 创作作品或选题;
  4、 拷贝图;
  5、 使用鸡蛋清粘合剂将种子颗粒粘接于图上;
  6、 使用大蒜汁达到保鲜增亮的效果,花椒、雷丸可以起到防腐、放虫蛀的作用;
  7、 裁板、糊裱、装框,整个工艺完成。
  寓意及用途:五谷画是我国劳动人民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可能是自古到今老百姓对农业最传统最真挚的祈盼。五谷泛指粮食作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各种豆类等等。自古以来,五谷素有凝聚天地精华之美称,在佛教和道教规仪中,视其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在我国民间五谷还被大家奉为吉祥物,是驱恶避邪之宝,中国传统更将“五谷”尊为中国食文化的灵魂。这些都使“五谷艺术“除形的质朴、神的虚灵、意的深邃、法的自然魅力之外,更赋予了深厚内涵的民族文化功用,给五谷画注入了更加神奇的魅力。五谷画朴素自然的再现了大自然的风采,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它也唤醒了人们内心一种重返大自然的愿望和感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谷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创意、制作手法和高雅的视觉效果被人们所青睐,收到了社会各界人士、艺术权威的好评。
  和顺坡地多,温差大,适宜种植小杂粮、中药材,五谷艺术所需的原材料资源丰富。另外和顺的劳动力资源也很充足,为五谷艺术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仅带动了我县的经济发展,也为县内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八、夫子岭弦腔:

历史沿革:
  传说,唐王李世民游地府,看到的第一出戏便是西路弦腔,李世民返阳后,在阳间成立了梨园行,发展弦腔,力图通过戏曲的教化作用,劝人向善。因此,弦腔艺人唱戏时要先供奉老郎爷(李世民)。
  夫子岭弦腔剧团成立有三百多年,上世纪50.60年代最为兴盛,宋满栋最擅长演曹操,因此得到“活曹操”的外号,弦腔剧团近到县城,远到左权、昔阳、阳泉、榆社、平定、怀鹿等地方表演。流传区域:和顺松烟镇夫子岭村常演剧目:弦腔多表演朝代大戏,半文半武的戏多。以前有连本戏,现在唱不下来,一般是半天唱一本戏(3-4小时)。行  当: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 ,须生唱功戏占较大比重,有“胡子戏”之称。道具服装:道具和晋剧相同
伴奏乐器
  文场: 琵琶、四弦、三弦、头把呼胡、唢呐、竹笛(后来没有琵琶,添进了二胡)
  武场:马锣、小锣、红鼓、鞭鼓、铙、钹、挎板、铰演出场所:戏台、广场传承系: 李四多(李生云)
   ↙ ↓ ↘
   马田才 李应章 李江(李丑良父)
   ↘ ↓ ↙
   宋满栋(外号:活曹操)
   ↓
   李丑良
   ↓
   曹玉平
行规行话:
  1.弦腔艺人正月十五要给老郎爷做生,一唱戏、祭拜、上供品。传说正月十五是老郎爷李世民的生日
  2.戏班到了另一地,正碰上唱戏,戏班里的人就过去跪拜老郎爷,大衣厢问话:“你在哪一行?”人答:“梨园行。”大衣厢就知道是戏子,是行内人,继续问:“你家住哪里?”人答:“家住九龙口》”大衣厢在问:“从哪里来?”答:“高台儿来》”问:“你是占前占后的?”答:“我是占前。”我拉了两根丝(即啦头把呼胡),我占九龙口(即打鞭鼓)。大衣厢确定来人是行内人,就把此人拉起来。
  如果碰上一路戏,外来的戏班就要唱一段,有景就要出角色,此称为“出景。”没有角色,也要跑龙套、打杂。
  3.外地的戏班碰到当地戏班唱戏,当地的戏班就要管外地戏班一台戏的饭,下了台就不管了。
  4.戏班去了外地没有台口,就去寺院里头找和尚,寺院是唱戏人的家,过去和尚给戏班叫人、看门、打下手,寺院要衣食住管足戏班。
  5.打头嘡,召集演员上台,头嘡最长3-5分钟。演员若不唱本唱戏,可以将鞋扔到台上,说明来报到过了,鞋扔到前台,也不往回拿。
打二嘡,召集观众,二嘡时间长
  6.过去戏班买戏子,唱戏从娃娃开始,戏班三年管吃管住无薪金。
  7.戏子唱戏误了场要受罚,既罚钱有受批
  戏子上场过早,要受批,但不罚钱
  戏子在表演过程中掉帽、掉靠、受批、表演过程中掉胡子(行话称为:子口)受罚。
  8.名角已经挂在名字,但不去演(故意不去演)要“吊二梁”吊起来打
  9.戏子本来该唱三个钟头戏,但没有唱够,班头给少开钱,工资少。


九、凤台小戏:


   “凤山脚下一枝花,元夜飞红分外佳,歌舞飘香入万户,千年传艺在农家”,这首原山西省顾委秘书长、诗人鲁兮的题诗充分反映了“凤台小戏”这一民间剧种具有宝贵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稀有的地方特色价值。
  “ 凤台小戏”是具有和顺地方特色的小剧种,也是山西唯一的一个特色剧种,起源于明中期,成形于明后期,居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凤台小戏”起初是一种家传式的说唱故事其内容仅有一些民间曲调和片段词曲,如《张生和荧荧》、《占花魁》、《红娘下书》、《八角鼓》等节目,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完善,到了明末已经形成曲调清雅流畅、剧情简练完整、人物角色丰富、诗词雅俗共赏的地方小戏,并有了其代表剧目《顶嘴》、《避雨》、《送灯》、《饯别》、《拷红》、《寄简》、《逾墙》、《拍蝴蝶》、《打尿床》、《牧牛》等30个剧目。
  在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火纷飞,“凤台小戏”处于灭绝险境,致使部分剧目及一些特技表演失传。
  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政策指引下“凤台小戏”枯木逢春,又重现昔日风采,受到了省内外多数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和各界观众的特别喜爱,被称为“太行山上一枝花”。1956年,挖掘记录了23个剧目、乐曲37首,1958年成立了以“凤台小戏”演出为主的文工团,多次参加山西省和晋中市(时为晋中地区)演出,1960年出版了第一期《和顺小戏集》,收集编入了7个剧目、24首曲牌;八十年代创作了《和顺是个好地方》、《绣花巾》、《恭喜发财》、《为民县长》、《春雨》等现代剧目;1983年晋中市(时为晋中地区)与和顺县两级政府,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凤台小戏”进行了第二次收集整理,出版了《凤台小戏集》收集了代表性剧目16个,曲牌37种,并成立了“和顺县文宣队”以继承发展这一民间艺术。在此同时《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等均将“凤台小戏”编入,为以后继承发展奠定了基础;九十年代创作了现代剧目《存折风波》获晋中市第二届“小康杯”汇演一等奖。为了保护发展“凤台小戏”这一地方剧种,2003年成立了“凤台小戏” 开发筹备组,收集整理“凤台小戏”剧目300余页,组织成立了“凤台小戏”吹奏乐队。
  “凤台小戏”这朵太行艺术奇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开的更加俏俊瑰丽。
十、白纯梅剪纸:

流传区域:流传于和顺县城周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外贸公司曾收购其作品销往海内外,现在新作品流传于榆次、太原、厦门等地。
历史沿革:剪纸和刺绣是和顺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的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原和顺矿机厂退休职工白纯梅,擅长剪纸及刺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剪纸作品被外贸部门收购销往海外,曾多次参与县文化馆举办的剪纸展览。退休后又创作了几百幅艺术剪纸,有飞天乐舞、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山水风光、动物花鸟等几大类,并准备出剪纸集。
  从艺经历:老人从小跟随其奶奶学习剪纸,后经自己的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个人风格。  工艺流程:1. 先简单绘图。2. 直接用剪刀剪即可  代表作品:《中国龙》《牛郎织女鹊桥会》《孔子问路》《昭君出塞》《飞天乐舞》《姜太公钓鱼》等。  寓意及用途:具有观赏性,可以美化生活。  材料及工具:纸、小剪子。  传承状况:其从小跟奶奶学习,后来有传给自己的女儿



 



 

网友评论:
我也评论:

热门推荐

关于和顺588信息网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7 - 2014 和顺88信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3016号-2 北京中联鸿搏科技有限公司